• 高一华师大版教案
  • 教学教案湘教版教案
  • 九年级地理教案
  • 六年级地理教案
  • 高二青岛版教案
  • 九年级人教版教案
  • 高三人教版教案
  • 教学教案化学教案
  • 高三英语教案
  • 高中数学必修4:第26课时 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 Word版含解析

    2020-10-29 高二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26课时 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
          课时目标
    1.体会向量是解决处理几何、物理问题的工具.
    2.掌握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识记强化
    1.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2.由于力、速度是向量,它们的分解与合成与向量的减法与加法类似,可以用向量的方法解决.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已知点A(-2,-3),B(2,1),C(0,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C三点共线
    B.⊥
    C.A,B,C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D.A,B,C是钝角三角形的顶点
    答案:D
    解析:∵=(-2,0),=(2,4),∴·=-4<0,∴∠C是钝角.
    2.已知三个力f1=(-2,-1),f2=(-3,2),f3=(4,-3)同时作用于某物体上一点,为使物体保持平衡,再加上一个力f4,则f4=(  )
    A.(-1,-2) B.(1,-2)
    C.(-1,2) D.(1,2)
    答案:D
    解析:由物理知识知f1+f2+f3+f4=0,故f4=-(f1+f2+f3)=(1,2).
    3.在四边形ABCD中,若=-,·=0,则四边形为(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答案:D
    解析:由=-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0,∴⊥,∴此四边形为菱形.
    4.已知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河水的流速为2 m/s,一艘小船以垂直于河岸方向10 m/s的速度驶向对岸,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
    A.10 m/s B.2 m/s
    C.4 m/s D.12 m/s
    答案:B
    解析:设河水的流速为v1,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船的实际速度为v,则|v1|=2,|v|=10,v⊥v1,∴v2=v-v1,v·v1=0,∴|v2|==2(m/s).
    5.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为v1,风速为v2,则逆风行驶的速度为(  )
    A.v1-v2 B.v2-v1
    C.v1+v2 D.|v1|-|v2|
    答案:C
    解析:对于速度的合成问题,关键是运用向量的合成进行处理,逆风行驶的速度为v1+v2,故选C.
    6.点O在△ABC所在平面内,给出下列关系式:
    ①++=0;
    ②·=·=0;
    ③(+)·=(+)·=0.
    则点O依次为△ABC的(  )
    A.内心、重心、垂心
    B.重心、内心、垂心
    C.重心、内心、外心
    D.外心、垂心、重心
    答案:C
    解析:①由于=-(+)=-2,其中D为BC的中点,可知O为BC边上中线的三等分点(靠近线段BC),所以O为△ABC的重心;
    ②向量,分别表示在AC和AB上取单位向量和,它们的差是向量,当·=0,即OA⊥B′C′时,则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同理由·=0,知点O在∠ABC的平分线上,故O为△ABC的内心;
    ③+是以,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而是该四边形的另一条对角线,·(+)=0表示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同理有||=||,于是O为△ABC的外心.
    二、填空题
    7.已知两个粒子A、B从同一点发射出来,在某一时刻,它们的位移分别为va=(4,3),vb=(3,4),则va在vb上的投影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题知va与vb的夹角θ的余弦值为cosθ==.
    ∴va在vb上的投影为|va|cosθ=5×=.
    8.已知点A(0,0),B(,0),C(0,1).设AD⊥BC于D,那么有=λ,其中λ=________.
    答案:
    解析:如图||=,||=1,||=2,由于AD⊥BC,且=λ,所以C、D、B三点共线,所以=,即λ=.
    9.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4,-2),=(7,4),=(3,6),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
    答案:30
    解析:=-=(3,6)=,∵·=(4,-2)·(3,6)=0,∴⊥,∴四边形ABCD为矩形,||=,||=,∴S=||·||=30.
    三、解答题
    10.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M是AB的中点,点N在BD上,且BN=BD,求证:M,N,C三点共线.
    证明:依题意,得=,==
    (+).
    ∵=-,∴=-.
    ∵=-=-,
    ∴=3,即∥.
    又,有公共点M,∴M,N,C三点共线.
    11.两个力F1=i+j,F2=4i-5j作用于同一质点,使该质点从点A(20,15)移动到点B(7,0)(其中i, j分别是与x轴、y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求:
    (1)F1,F2分别对该质点做的功;
    (2)F1,F2的合力F对该质点做的功.
    解:=(7-20)i+(0-15)j=-13i-15j.
    (1)F1做的功W1=F1·s=F1·
    =(i+j)·(-13i-15j)=-28;
    F2做的功W2=F2·s=F2·
    =(4i-5j)·(-13i-15j)=23.
    (2)F=F1+F2=5i-4j,
    所以F做的功W=F·s=F·
    =(5i-4j)·(-13i-15j)=-5.
      能力提升
    12.如图,作用于同一点O的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已知||=1,||=2,与的夹角为,则的大小________.
    答案:
    解析:∵、、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
    ∴++=0即=-(+),
    ∴||=|+|=

    ==.
    13.已知A(2,1)、B(3,2)、D(-1,4).
    (1)求证:⊥;
    (2)若四边形ABCD为矩形,试确定点C的坐标,并求该矩形两条对角线所成的锐角的余弦值.
    解:(1)证明:∵A(2,1),B(3,2),D(-1,4),
    ∴=(1,1),=(-3,3).
    又∵·=1×(-3)+1×3=0,
    ∴⊥.
    (2)∵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AB⊥AD,
    ∴=.
    设C(x,y),则(-3,3)=(x-3,y-2),
    ,∴
    ∴点C(0,5).
    又∵=(-2,4),=(-4,2),
    ∴·=(-2)×(-4)+4×2=16.
    而||==2 ,||==2 ,
    设与的夹角为θ,则
    cosθ===
    ∴该矩形两条对角线所成锐角的余弦值为.
    相关推荐
    上一篇:高中数学选修2-2自我小测 变化率与导数(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下一篇:让我印高中数学必修4课时达标检测(十六)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Word版含解析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ip.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