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记
课题
核舟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初步认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现象。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3.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明朝末年著名散文家。其一生短暂,著有《茅檐集》。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卷十(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略有删节。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清代笔记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明,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1994年,在宁波镇海发现了一枚桃核舟,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明”是王叔远的简称,其方位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情况完全一致。经过专家鉴定,此枚核舟为王叔远晚年作品。
读准字音
洢(yī) 器皿(mǐn) 罔(wǎnɡ) 贻(yí)
轩敞(xuān chǎnɡ) 峨冠(é) 矫首(jiǎo) 黍(shǔ)
八分有奇(jī) 夷(yí) 箬篷(ruò) 糁(sǎn)
髯(rán) 衣褶(zhě) 袒(tǎn) 诎(qū)
椎髻(jì) 壬戌(rén xū)甫(fǔ) 篆章(zhuàn)
通假字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左手倚一衡木(同“横”,横着)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同“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古今异义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古义:竟然 今义:曾经)
雕栏相望焉(古义:对着 今义:向远处看)
神情与苏、黄不属(古义:类似 今义:属于)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古义:零数 今义:单的,不成对的)
其两膝相比者(古义:相互靠近 今义:比较)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古义:长 今义:修理)
一词多义
奇 明有奇巧人(形容词,奇异)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名词,零数)
为 为宫室(动词,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动词,是)
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一头)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正,直)
可 高可二黍许(副词,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助,可以)
词类活用
卧右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箬篷覆之(名词做状语,用箬篷)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做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做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
文言句式
判断句: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为”表判断)
省略句:
则题名其上(“其”前省略介词“于”)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句首省略主语“佛印”)
倒装句: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后置,应为“其相比两膝者”)
细若蚊足(状语后置,应为“若蚊足细”)
新课导入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令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向我们展示了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
新课展开
新课展开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3.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参考译文:
1.(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核桃雕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2.这小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3.抬头仰望(天空),(那)神态跟苏、黄(两人)不相类似。
4.卧倒右膝,弯曲右臂支撑在船上。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古代的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何特征?
核舟。奇巧(体积小,构思巧,雕刻的人、物、字数量多)
2.说明顺序是什么?请具体说一说。
(1)空间顺序:中——头——尾——背。
(2)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写舟的尺寸大小,后写船舱、船头、船尾。
先主后次——正面是主,背面是次,所以先写正面,后写背面;船舱是主,船头、船尾是次;船头是主,船尾是次;苏东坡是主,黄鲁直、佛印是次。
3.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列数字:“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体积有多大,长有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东西,都各有其数,读来一目了然。
作比较:“通计一舟……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与“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小巧玲珑、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者精湛的技艺。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第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第6段)总结全文,统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揣摩语言,品味传神描写】
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第1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
第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羁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第3、4两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
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桨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若啸呼状。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
2.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一雕刻品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
3.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一种文体?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真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
从对象上看,《桃花源记》记得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得是工艺品,是说明文。
从言语上看,《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
【把握文章主旨】
品读课文,理解本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述,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同时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写作方法运用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按照空间顺序说明。
说明事物采用空间顺序,可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局部时,作者没有按照传统的“船头——船身——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船身部分的次序加以颠倒。这样写既能引起读者兴趣,又能激发读者想象。
2.细致生动的描写。
作者对核舟的整体和各个部分的人、物雕刻的描述,都一一说明方位、数目、大小,竭力使读者弄清局部和整体的比例关系,而且刻画传神,细致入微。如:“隐卷底衣褶中”的两膝,足见颇为细致。更为传神的是对人物肖像的描摹,做到了形神飞动、各具情态。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用空间顺序介绍你熟悉的一件物品。(250字左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
教学反思
这一篇说明事物的文言文,篇幅较长,难点字较多,还有不少的长句。因此,在引入课堂后,先给了5分钟用来扫清朗读障碍。然后,就试着来读。学生们自行读,到读不顺的地方我再纠正,大约用了5分钟算是勉强地读完全文。在老师读的过程中,学生拿起笔,对仍不懂的字词和节奏做上记号。接着提出同桌、小组之间互读,着重注意难点的字词和节奏。然后抽学生起来朗读,同学们针对几位同学的朗读,提出了很好的评价,这种评价训练对他们的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方法指导:
如何掌握文言文中的“名词做动词”
鉴别名词做动词时,要从整个句子来考虑,看它充当什么成分,看它后面词的词性。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代词前面的名词做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蹄:用蹄子踢。
(2)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做动词。如:二月草已芽。芽:发芽。
(3)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做动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意的词叫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在文言文中常见的有“可、能、愿、宜、当、欲”等。)如: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
(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连用,它们之间如果不是偏正、并列、同位关系,一般地说,其中一个名词会活用做动词,这种活用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在学习中应注意积累。
素材积累:
一代名匠王叔远
王叔远是明代一个手艺极为精巧奇妙的人。他能用直径仅一寸的木头雕刻宫殿、房屋、器皿、人物以及鸟兽、树木、山石,无不依照木头原来的纹样,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刻得各具情态,惟妙惟肖。王叔远生下来后,他父母根据乡村“抓周儿”的习俗在他面前摆了几件物品,叔远的小手偏偏抓住了那把小刀。王叔远从小性格沉稳,平时沉默寡言。他常常揣着小刀,跑到村北的森林里去,一去就是一整天。那儿是他的天堂,他细心地观察各种鸟兽,把它们刻在树干上、石头上,他刀下的鸟兽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可是,毕竟刀法不娴熟,常常划破了手指。每次回到家,爹娘见儿子指间有殷红的血迹,追问起来,他总是笑着告诉他们:“不用担心,是锯草划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