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试卷地理试卷
  • 高三冀教版试卷
  • 八年级冀教版试卷
  • 高二下册试卷
  • 高二湘教版试卷
  • 高二地理试卷
  • 考试试卷冀教版试卷
  • 二年级上册试卷
  • 考试试卷苏教版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语文17 中国石拱桥(教案)

    2021-01-19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17 中国石拱桥
    知识与技能
    1.明确说明对象,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重难点)
    3.把握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重点)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朗读、默读、跳读等方式相结合。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爱国热情。
    第1课时
    1.朗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重点)
    2.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重难点)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十岁那年,亲眼看见了家乡的文德桥倒塌而砸死淹死许多人的事故,他内心震动,立下了桥梁梦:长大后,我一定要造出最坚实的桥!伟大的梦想引领着他,他果真干出了一番大成就,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他就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以升所写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
    提问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提问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上述特征。
    明确:
    赵州桥
    卢沟桥
    形式优美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卢沟晓月、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
    结构坚固
    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两岸河堤常被冲毁,卢沟桥却极少出事
    修建时间
    公元605年左右
    公元1189到1192年间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
    提问3:阅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自然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开头第一自然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二自然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做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提问4:默读第四、五自然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明确:第四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修整。第五自然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提问5: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教师强调“桥长……11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明确:由整体到局部。
    提问6: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并说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
    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
    双曲拱桥:建于新中国成立后。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提问7: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写赵州桥是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分明。
    三、板书设计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事物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说明顺序——一般到特殊、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时间先后
    第2课时
    1.细读课文,分析说明方法。(重点)
    2.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难点)
    3.拓展延伸,个性表达想法。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通过对中国石拱桥一般特征的回顾,引入到本次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细读课文,分析说明方法
    提问1: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明确:(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闻名世界,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分明,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资料。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7)摹状貌。“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刻狮子的各种情态,突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目标导学二: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
    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很讲究用语的分寸。请品味下面的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提问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明确:不行,“比较早”程度较轻,是与其他桥梁比较而言,这样表达比较准确。
    提问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明确:“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提问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更具可靠性。
    提问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明确:不行,“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提问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当时可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提问7: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②(卢沟桥)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教师小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更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个性表达想法
    文章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知,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我国的桥梁事业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对此,你想说些什么呢?
    三、板书设计
    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
    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可取之处
    1.在课堂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教学步骤。
    2.紧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为避免出现枯燥乏味的说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不足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兼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领悟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效果不太好。
    2.在课堂中,有两个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没有给予鼓励,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推荐
    上一篇:写作 表达要得体 下一篇:让我印12 《诗经》两首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ip.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