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
用多大的声音
教材解析
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三次口语交际,在“说”的要求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教材以问题 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时候该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该小声说话。通过 3 个具有代 表性的场景图,引导学生具体感知所处的场合不同,说话的音量要不同。小贴士的交际提 示,明确提出说话的音量要依场合而定。
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谈话对象,控制自己的音量是一种社交礼仪,也是一种必备的交往 能力。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缺乏的,需要引导示范,学会在不同的场合,用合适 的音量与他人交谈。
教材在第一次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 需要小声说话。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需要大声说,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选用不 同的音量说话,这是对初步的场合意识的具体化引导与培养。
教学目标
1. 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 人交流。
2. 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建议
一、观察图画,感悟不同的场合说话的音量不同
教材呈现的 3 幅插图,均源自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教学时,可通过观察、模拟表演 的形式,切身体验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是适宜的。
第六单元 211
第一幅图,可先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 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等。看懂图片内容 , 可以用 一两句话说一说,如,阅览室里,一个小女孩在看书,一 个小男孩走过来,问:“请问,这里有人吗?”如果学生 没有注意到墙上的“静”,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说说是 否认识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思考,这样的环境 里,该用多大的声音呢。从学生的交流中得出:在阅览室 里,声音要轻轻的,只要对方能听到就行了,避免打扰其 他人。然后,请一位学生和教师合作,开展模拟交际活 动,直观感受声音的大小,全班就交际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既要关注本 课的交际要求,还要 关注前两课的要点。 特别关注说话的人是 否“说话时,看着对 方的眼睛”。
第二幅图,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说一说图片内容,如,小华捡到一块橡皮,跑进办 公室交给老师。学生还可以把小华怎么和老师说的讲清楚。想一想在老师的办公室里该用 多大的声音说话,以免打扰到其他老师办公。然后可以和同桌模拟练习,再面向全班模拟 表演,集体评价。
第三幅图,可全班一起观察,再请一两个同学尝试讲一小段故事,感知面对大家讲故 事要让同学们都听得见。
比较 3 幅图的 3 个不同场景,总结得出: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不 同的场合要用合适的音量。
二、感知“大声说”与“小声说”
“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借助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简单说说理由。从中明白用多大的声 音说话,要根据交际的对象和场合来决定,面向大众该大声说,让大家都听得见;该小声 说话时却大声说是不合适的,会影响别人,是不文明的表现。若学生对某个情境该用的声 音大小有分歧,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可代替学生做判断或下结论。
教学时,要避免灌输概念和说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具 体场景中自己去感知,体悟。如:
1. 画面观察。教师可出示各种场景的图片、漫画等,如,公交车上、电影院里、餐 厅里、演讲比赛,让学生看图选择音量的大小,可以举大拇指或小拇指来表示。
2. 情境表演。教师可事先与个别同学准备几个简单的生活场景中的对话。教学时, 以师生生活情境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判断该用多大的声音。可以采用观看后夸一 夸或提提建议的方式来展开。
3. 视频播放。如有条件,教师可以利用手机拍摄视频的功能,进行视频截取和播放, 呈现各种交际场景中人们说话交谈的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判断和理由陈述中,具体感知 面对不同的场合和交际对象,音量要有大小。
212
三、真实情境的实践练习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如课堂上开展小组讨 论:请补充还有哪些场合需要小声说话?什么场合要大声说?讨论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 发言。这样的话题人人都有话可说,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容易激动,大声抢着说。这既是 对本课内容的拓展延伸,更是在实践演练中去体验,从明理到导行:小组讨论时,声音要 小一些,让小组成员听见即可;代表小组发言时,应该大声说,要让大家都能听见。
也可让同桌或小组自由创设某一具体的生活、学习情境来表演练习,在演练中落实要 求,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四、实践活动
1. 想一想。观察周围人说话,想一想,他们的声音大小合适吗?为什么?
2. 做一做。生活中,用音量合适的声音和周围人说话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