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化学试卷
  • 五年级西师大版试卷
  • 高二湘教版试卷
  • 考试试卷华师大版试卷
  • 高三西师大版试卷
  • 高二青岛版试卷
  • 高一冀教版试卷
  • 七年级冀教版试卷
  • 高一上册试卷
  •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分析1

    2021-10-06 一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分析1


    第五单元
    6 画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
          另外,应当明确——古诗是识字的载体,识字始终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这个重点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反复认读、多次强化巩固认知以外,教学中还要大力开掘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识字。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让识字自然地与阅读、看图、想象、游戏整合在一起,让识字变得更轻松。
    课前准备
          1.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山水画(题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5.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预设: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比较。
          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
          设计意图: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读诗看画中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致。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
          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有错及时纠正。
          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3个易错的重点字。
          (3)抽读重点字。
          (4)全班齐读。
          6.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7.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8.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结合古诗这个语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能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通过初读古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本诗中的词语,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思想也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验语言的优美。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教师引言:大家背得不错!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这首诗写的景色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
          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6.教师引问: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见过“山”?说说“山”是什么样的。(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8.教师总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9.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2)远——近 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生汇报: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学生背诵一句,课件出示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
          (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
          (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
          (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一年级趣味阅读的思想。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激发学生背诵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同时又在诵读中巩固识字教学。
          二、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导学: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识记的,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1)“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土+厶=去”;“米+一=来”。
          (2)色,上面是“?”,下面是“巴”。可以用想象法识字:尾“巴”顶戴个小帽子。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
          (3)听,左右结构,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左边是“口”,右边是“斤”,合起来就是“听”。组词:听见、听到、听声、听说。
          (4)无: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天”第四笔是“捺”。也可以利用换一笔变新字的方法识记,“天”换一笔变成“无”。
          (5)远、还、近:都有“辶”。用偏旁归类法来识记。“近”——“斤”加走之旁;“远”——“元”加走之旁;“还”——“不”加走之旁。
          (6)不:猜谜语识字。谜语:“木不出头”。组词:不好、不用。
          (7)声:上下结构的字。组词:声音、大声、声乐、声母。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辶、?”。
          5.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字。
          6.游戏:识字大转盘。(课件出示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互考、识字大转盘游戏等活动方式,引领学生掌握多种识记汉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指导书写
          1.呈现“水”“去”“来”“不”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逐字范写,学生书写。
          3.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水”的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横撇从横中线起笔。“去”的竖在竖中线上,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来”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注意“不”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点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在书上描红,对比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指导书写时必须细致。不仅应该从整体上观察生字,还要从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都要提醒。教师范写指导要贯穿整个的学生书写过程。
          四、积累诵读
          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学生拓展背诗,产生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通过开展“古诗诵读会”的形式,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激发学生兴趣,丰富积累。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回家为爸爸妈妈猜谜语的活动再现情境,加深印象的同时感受到成就感。
    板书设计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教学反思
          反思《画》这篇课文的设计与实践,总的来看非常务实:务实的思想、务实的设计、务实的过程,使学生真正在情境中学习,体现了语文教与学的理性回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课识字写字是重点。课堂上,以读为主,始终让“读”贯穿学习。采用不同方式朗读,学生边读诗句边认生字,让孩子既在文中识记生字,又注意了生字的应用。老师在其中少范读、带读,把充分读诗的机会交给学生,而老师在其中借机点拨对重点词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赏图、读诗、识字是轻松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2.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从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7 大小多少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由于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看图说、看图找本课生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们,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二、结合图画、韵文,学习生字
          (一)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板书:上、下;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
          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这是重大发现。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
          3.学习韵文。
          引言: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1)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3)这个小韵文里第一、三小节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
          (4)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比较后汇报)
          (5)苹果和枣比呢?(学生比较后汇报)
          4.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
          如: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
          飞机大,汽车小。
          5.指导朗读。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二)学习“多”“少”。
          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2.引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加一加、记笔画等)
          3.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
          如:我的铅笔多,他的铅笔少。
          这边的蘑菇多,那边的蘑菇少。
          4.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黑—白、里—外、上—下、左—右)(生汇报拓展)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学生字时,把小韵文与反义词结合,借助带图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反义词的特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拓展更多的反义词,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三、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师:我说大。 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 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 生:我说外。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教学中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1.过渡: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
          2.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课件出示田字格)
          齐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
          (1)少:①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
          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②书写“少”的笔顺。
          ③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
          ④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
          ⑤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2)小:复习笔画“竖钩”“点”。
          竖钩: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
          (3)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4)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一下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帮助他们今后写字时更好地掌握汉字间架结构,明确每笔起始、结束位置,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基础。而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难度。
    教学反思
          以学生喜欢的摘星星游戏活动引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的布置,学习内容的出现,由“字——词——句——拓展造句”,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时时高涨,学习效率时时增高,且学得轻松愉快。

    8 小书包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就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学习汉字中去。本设计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用联想、比较、拆分、组合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并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设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与课文中生字相关的实物图片)。(教师)
          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1)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铅笔)
          (2)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橡皮)
          (3)小方盒,薄又薄,里面知识可真多!(书)
          (4)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笔袋)
          2.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3.学习“书包”两个字。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
          (2)识记字形。
          ①观察“书”字,我们用拆分的方法,可以把“书”字分成三部分:由横折、横折钩组成了一个楼梯的形状,还有一个竖和一个点。然后编小口诀记住“书”字: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
          ②观察“包”字,介绍“包”字的偏旁——包字头。你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
          预设:学生列举“句”“勺”等字。
          ③说一说记住这两个字的方法。
          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联想”的方法。
          (3)组词识记,多种形式读词。
          小结:刚才老师和同学们用拆部件编口诀、“加一加”等方法记住“书、包”这两个字,真是太棒了!你们还有什么识记生字的方法?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更多的生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新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生字。音、形、义的组合,不但使学生记得牢,还能加深对汉字含义的理解。
          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
          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中的六个词语。已经认识的字,你就大声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就先借助拼音再多读几遍。
          2.教师请一名同学领读,大家跟着一起读。
          3.师:这么多的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朋友,我们可要热情地迎接它们,现在就大声地读一读它们。
          课件出示:书、包、尺、作、业、本、笔、刀。
          (1)指名给这些字宝宝标音。小组合作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要求学生明确小组学习的要求:
          ①已经认识的字,请你大声地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大家要一起想办法记住它们。
          ②完成识字任务后,请给这些生字找到好伙伴,组成词语。
          (2)教师巡视,组长检查,总结方法。
          4.学生汇报生字认读的情况。
          (1)说一说在小组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收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3)①包:半包围结构,“勹”是包字头。
          ②字理识字“刀”。
          ③笔:竹字头是竹子的变形。出示毛笔的图片。毛笔的上面是竹管,下面是毛。根据结构,组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笔”字。“笔”是会意字。
          (4)开小火车:读字并组词。
          (5)小游戏:小组内四人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将实物与词语卡片对应放好。小组内评价。
          (6)记忆比赛:以课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出现四个字,看谁读得好,记得准。
          (7)扩词练习。用“尺、本、刀”扩词。(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物来扩词)
          5.做课间操《上学歌》。
          设计意图:这一片段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在教师领着学的基础上,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并创造性地进行部件组合、猜谜等游戏,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本领来制造学习的乐趣。因学生年龄小,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合作学习环节及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三、动手实践,有序表达
          1.教师引言:同学们学生字学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并在我们的小书包里找出它们。(读一个,找一样)哎呀!小书包都被我们翻乱了,你们能自己整理书包吗?自己试着整理书包。
          2.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教师建议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话。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设计意图: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是教学的立足点,关注学生自主识字,流利表达是教学的重难点。将课后习题中单一的实践训练与学生的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序地组织语言,说清楚自己做事情的顺序。将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指导写字,规范美观
          教师引言:同学们现在已经和小书包里的居民们交上了好朋友,相信你们更想快一点儿写出好朋友的名字。现在我们要开始写字了,希望大家也能圆满地完成写字的任务。
          1.学习书写“刀”字。
          (1)引导学生发现“刀”字的撇是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的。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和老师一起说笔画名称。(横折钩、撇)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示评价。
          2.学习书写“尺”字。
          (1)引导学生观察“尺”字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字的大部分在竖中线的左边。捺要写得伸展、圆满。第二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横折、横、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4)学生书写展示评价,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3.学习书写“本”字。
          (1)说一说:这个字和哪一个字比较像?(木)这个字该怎么写才好看?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3)展示评价。
          4.学生练习书写,要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字的基本笔画、写字的笔顺规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之中。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共认识了8个生字,会写了3个生字。现在让我们和我们新认识的好朋友道别。(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齐读)
          2.布置作业。
          今天学过的字回家读3遍。预习课文里的小诗歌,读两遍。自己整理书包。
          设计意图:再次巩固识记生字,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并能温故知新,为学习新知做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朋友,每天它陪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之后它陪我们一起回家。它帮我们带好了学习用品。它就是我们的——小书包。(板书课文题目)
          2.复习词语。
          (1)认读字卡。
          (2)扩词练习。出示“尺、本、刀”。给这三个字组两个词。最好不重复。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起到以旧带新的作用,并促进课内外知识的贯通。
          二、学习韵文,随文识字
          1.教师范读韵文,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练习读韵文。
          (2)指名朗读,随机评价指导。
          (3)小组内互读韵文。
          (4)对照生字表在韵文中画出生字或自己不理解的词。(生字用“圆圈”画出来,在不理解的词下面画“横线”。)
          2.说一说:这篇小韵文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1)学习第一句话。
          ①“宝贝”指什么?为什么称为“宝贝”?
          ②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句话。
          ①这句话讲了什么?
          ②学习“课”字。“课”是左右结构的字,上课要用语言来交流,所以是“言字旁”。
          ③这些是小书包里“宝贝”的代表,其实还有好多“宝贝”,我们没有说出来。你们能用书包里的其他宝贝来替换这句话吗?(给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3)学习第三句话。
          ①这句话说了什么?
          ②“静悄悄”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那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是“静悄悄”的?
          预设:夜里静悄悄。大山里静悄悄。大人没回家,家里静悄悄。站队时要静悄悄。
          ③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句话。
          ①学习“早”字。出示图片,体会日出的时候就是早晨。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早”字。
          ②学习“校”字。“校”是左右结构的字,是形声字。
          ③这句话讲了什么?
          ④指导朗读。
          3.齐读韵文。
          4.做课间操。
          设计意图:通过随文识字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识字方法,采取多种方法朗读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创编体会用语文的乐趣,实现教学目标。
          三、实践操作,有序表达
          1.教师引言:小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我们的好宝贝。你们会使用这些宝贝吗?
          2.说一说怎样削铅笔。引导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话。
          3.小组合作说一说怎样在桌面上摆放学习用品。引导学生用方位词。我把(   )放在(   )的(   )边。
          4.汇报展示摆放的结果。
          设计意图:创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想说、能说、抢着说的意识,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语言文字的使用者。
          四、指导写字,认真细致
          1.学习书写“早”字。
          (1)引导学生观察“早”字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日”字的字形略扁。“十”字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竖、横折、横、横、横、竖。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2.学习书写“书”字。
          (1)引导学生观察“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字的横折钩的“横”写在横中线上,左边略低,右边略高,竖写在竖中线上。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讲解书写规则:从上到下。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每一笔每一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讲解起笔、收笔和笔画的轻重、长短以及占格等情况,这样,学生的第一印象会比较深刻。教师示范和学生反复练习结合起来,才会写出美观大方的字来。
          五、布置作业
          1.读两遍课文。新学的生字读3遍。
          2.自己整理书包,收拾自己的书桌面。和家长介绍自己是怎样摆放的。
          设计意图:巩固识记生字,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理、自主,与家人分享学习的快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以谜语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记字,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增添了快乐。以多种形式的阅读及扩词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9 日月明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篇韵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字里行间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能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为使学生体会读韵文的快乐,教学过程采用“以读促悟——读中识字——再读再悟”的模式,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对会意字的认识从朦朦胧胧到逐渐清晰再到豁然开朗,完成这一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引起学生对学习会意字的兴趣,激发其探究会意字的欲望,进而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教师)
          2.准备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教师引言:(课件出示太阳图案)这是什么?(太阳)古人根据太阳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日)(课件出示月亮图案)这是什么?(月亮)古人根据月亮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月)古人不仅根据事物的形象造出了象形字,还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造出一种非常有趣的字——会意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2.课件演示:日和月合到了一起。
          3.教师导学:看,光芒四射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新字,你们认识它吗?(明)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通过复习象形字,引入会意字,可以激起学生对汉字的探究欲望,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探究的基调。
          二、以字引文,兴趣读文
          1.认识“明”字。
          (1)导言: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个字?
          (2)教师指名读,强调“明”是后鼻音。
          (3)教师导学:日是光芒万丈的,月也是明亮的,两个字放到一起组成的新字是什么意思呢?
          (4)学生看课件猜想生字“明”的意思并互相交流。
          (5)教师组织学生给“明”组词。
          预设:光明、明亮、明白、明朝……
          2.读文感知。
          (1)过渡:(课件出示“明”)看,日和月相处得多友好呀,“日”总是让着“月”,“月”总是伴着“日”,多棒的组合啊。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让我们翻开书看一看吧,它们都藏在《日月明》这一课里。
          (2)教师范读韵文,学生指字跟读。
          (3)引导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齐读韵文。
          (5)男女生比赛读。
          (6)教师导学:同学们把字音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你们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教师指名读文,随机纠正字音。)
          (7)教师导学:看到你们无论怎么读都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咱们来合作读,好不好?(好)老师读日月——你们接(明)。
          (8)教师导学:看到你们现在已经能把韵文读得这么正确、流利,我想增大些难度,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敢)        (多媒体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韵文)看,没有了拼音,你们能准确地读出韵文吗,先和同桌读一读。
          (教师先引导学生小组读,再指名读。)
          设计意图:借助生字“明”的教学,依托学生对会意字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反复地读文,从读准字音、正确读文再到流利读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逐步让学生感知会意字的特点,加深对本课生字的记忆,为接下来学习会意字做好铺垫。
          三、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学习会意字“尘”。
          (1)教师导学:同学们,你们真棒,生字宝宝很佩服你们,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想一起玩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和“土”。配图:小小的灰土。配音:同学们,猜一猜,我们两个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字?(尘)
          (3)教师导学:想一想,怎样才能记住“尘”字?
          预设:
          生1:我是这样记住“尘”字的:“小小的土”就是“尘”。
          生2:我能给“尘”组词:尘土。
          (4)教师引导学生给“尘”组其他词。
          预设:
          生1:灰尘。
          生2:粉尘。
          生3:扫尘。
          2.学习“木”“林”“从”“双”。
          (1)多媒体课件演示:先出示一棵树,再出现一棵树。
          (2)导学:这是什么字?你们是怎么想的?
          预设:
          生1:这是“林”字,一棵树是“木”,两棵树就是两个“木”。书上说“双木林”。
          生2:我能给“林”组词:树林、林海、林区。
          (3)导学:你是怎样记住“从”的?
          生:我用“想一想”的方法。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就是“从”。(课件显示此图)
          (4)你是怎样记住“双”的?
          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双”,两个“又”就是双。
          生2:一双手。
          生3:一双鞋。
          3.引导学生小组内学习“森”“众”。
          (1)多媒体课件依次演示:三棵树成上下排列的图案;三个人成上下排列的图案。
          (2)教师引导学生猜字、弄清字义、组词。
          4.学习“心”。
          导学:这些生字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可是有一个字还没有出来,很着急。(多媒体课件出示“心”)快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预设:我用妈妈教的谜语记住了“心”:锅里煮三个豆,跑了一个,蹦了一个,锅里还剩一个。
          5.初步感受会意字的特点。
          (1)教师导学:同学们记字的方法可真多,老师认为你们真棒。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字,看看它们的构字方式与意义上有什么联系。
          (学生观察、交流。)
          (2)教师介绍会意字:像“明”“尘”这样,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的字就是会意字。
          (3)拓展:同学们找找本课中还有哪些字是会意字。
          预设:
          生1:我找到了,“林”就是会意字。
          生2:“从”也是会意字。
          生3:“森”也是会意字。
          …………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习独立识字。通过课件出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带动下,了解会意字的特点,理解每个字的含义,从而激发学生对会意字的探究兴趣。通过教师引导,再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识字,达到让学生习得识字方法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相关推荐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课文《小书包》教案 下一篇:让我印部编人教版《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教案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ip.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