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鲁科版教案
  • 教学教案湘教版教案
  • 八年级西师大版教案
  • 二年级下册教案
  • 八年级历史教案
  • 一年级化学教案
  • 高三鲁科版教案
  • 八年级物理教案
  • 四年级教科版教案
  •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优质课教案

    2021-07-21 四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优质课教案

     


    【教材版本】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2课 

    【教材分析】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明白做人的基本准则。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文情节生动,人物鲜明,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因此,在教学中要着力把课文语言的“浅”和内涵的“深”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字音,并重点指导“魂”“誓”等字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初步体会九色鹿、调达等人物形象和特点,感悟做人的道义。

    【重点难点】

    掌握读故事的基本方法,说出九色鹿故事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设计思考】

    1.以“故事”体裁文章为例,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基本范式和变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读为着眼点,以学生自悟自学为重点,掌握概述故事内容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回归语文教学本位。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故事”,导入新课

    1.以“聊故事”的方式导入。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2.交流九色鹿名字的由来。

    3.谈印象:读第一自然段。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题。

    4.质疑,激发阅读期待: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九色鹿什么故事呢?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问号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通过“聊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故事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兴趣;同时,课开始便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文的学习。这样课之始,趣即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认一认:

    挣扎   残害   灵魂   肮脏

    皇榜  发誓   斥责   无辜

    调达   调集   泄露   暴露

    见利忘义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读准生字字音,重点指导多音字“调”“露”的读音。(红颜色的字,为本课生字)(2)写一写:

    根据学生实际书写情况,重点指导“魂”“誓”的写法,学会观帖,并通过“誓”字的演变过程展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汉字的悠久文化。

    (3)读一读:

    指读课文。意在发现读不准,读不通的句子,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并重点抓住人物说话提示语和标点符号,指导朗读,初步体会人物形象特点。

    【设计意图】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这样先整体入手,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尊重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在写字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时间。因此,重点教给学生写字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三、理清脉络,概括故事

    1.交流学习故事方法:人物、情节

    2.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九色鹿这个故事中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学会概括和提炼)

    (1)起因:救

    (2)经过:见利忘义(理解词语)

    (3)结果:罚

    3.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抓住“故事”文章的体裁特点,掌握概述故事内容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应用能力。通过抓关键词,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四、再现情境,质疑引思

    介绍故事的源远流长,激发孩子探寻九色鹿故事真正魅力所在。

    五、课后延伸,能力迁移

    1.巩固词语:把文中你觉得难写的词语抄写两遍;

    2.讲述故事:把今天学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听;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既是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又要为下节课学习作好铺垫。因此,作为本课第一课时的作业设置,一方面要考虑到本课生字词较多,要及时的巩固,加强记忆;另一方面,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练习口语表达,内化语言文字。         

    相关推荐
    上一篇:《古诗三首》教案分析 下一篇:让我印生字组词(1-16课)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ip.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