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生物试卷
  • 高一苏教版试卷
  • 三年级北师大版试卷
  • 三年级华师大版试卷
  • 考试试卷青岛版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二年级湘教版试卷
  • 三年级物理试卷
  • 四年级湘教版试卷
  • 北京石景山北京9中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无答案)

    2021-08-07 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北京九中初中部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2017年11月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共8分)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从1934年10月至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击退了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红军翻过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征服了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长征的胜利,是理想的胜利,是信念的胜利。“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zhènhàn)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文中加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劣(lüè)“万”字的第二笔是撇
    B.劣(lüè)“万”字的第二笔是横折钩
    C.劣(liè)“万”字的第二笔是横折钩
    (2)根据文中注音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用正楷填写汉字。(1分)
    答:________
    (3)对画线成语中字的解释和在方框处填写标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穷凶极恶”的“穷”是达到极点的意思。。”
    B.“穷凶极恶”的“穷”是达到极点的盘思。 ”。
    C.“穷凶极恶”的“穷”是没有出路的意思。。”
    D.“穷凶极恶”的“穷”是没对出路的意思。 ”。
    (4)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末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①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进军
    ③宣告了敌人消灭红军图谋的彻底失败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2.长征即将胜利,毛泽东带领红军越过岷山之后,回顾长征,心潮澎湃,写下了《七律长征》。对毛泽东的这幅书法作品,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礡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波桥橫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A.笔法遒劲有力,结构简省,气势磅礴。
    B.运笔自然流畅,线条奔放,纵任狂放。
    C.字体大小参差,方正端庄,浑原大气。
    D.用笔收放自如,讲究布局,一气呵成。
    3.有同学设计了下面这副对联,以表达对长征的敬意,在对联横线处填入短语,内容和形式都恰当的一项是(1分)
    上联:红军长征,跋涉①,丈量②;
    下联:志士苦战,历经③,魂舞④。
    A.①九死一生 ②千山万水 ③神州大地 ④华夏长空
    B.①千山万水 ②神州大地 ③九死一生 ④华夏长空
    C.①千山万水 ②华夏长空 ③九死一生 ④神州大地
    D.①神州大地 ②华夏长空 ③千山万水 ④九死一生
    4.以物喻人是常见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关注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将物的自然属性赋予人的精神品格。学校板报组计划出一期赞美红军战士精神品质的板报,准备用梅花、菊花、松树中的一种作为装饰,请你为板报组选择一种,并说明理由。(2分)
    选择: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文默写(共6分)
    (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1分)
    (2)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1分)
    (3)《木兰诗》中描写军营苦寒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一年一度的学校科技节上,同学们齐心协力,完成了纸飞机模拟飞行、重力抛石、机器人竞赛、3D打印设计等任务。活动结束后,一位同学用古诗句描述了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反复探索,最终解决难题的过程。你觉得下面哪一项是他引用的诗句?说说你的理由。(2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选择: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甲】【乙】【丙】二段文字,完成6—9题。
    【甲】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竞学③。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丙】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④矣!”梁以此奇籍。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项籍:项羽。②项梁:项羽叔父。③竞学:学到底。④族:灭族。
    6.依据《古汉语常用字典》(见图)解释【乙】文中加点词语“足”在文中的准确含义。(2分)
    (l)书足以记名姓而己
    足:_____________
    (2)不足学
    足:___________
    足zú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胼(pián)胝(zhì),面目黧(lí)黑,劳有功者也。”(胼胝:厚茧。黧:黑色。)(引)器物的脚。《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之形成矣。②足够,充足。《老子》:“损有余而补不~。”曹操《置屯田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食。”(又)补足。《列子•杨朱》“以昼~夜。”③够得上,值得。《荀子•劝学》:“百发失一,不~谓善射。”陶潜《桃花源记》:“不~为外人道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翻译:______
    (2)梁以此奇籍 翻译:______
    8.【甲】文中“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目的是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乙】文中明显露出项羽的不足是__________;【丙】文中项羽的言行可以联组到的俗语是__________(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吃一堑,长一智)(共3分)
    9.阅读【甲】【丙】两文,结合原文语句谈谈陈胜与项羽思想性格上的共同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10.下面是《论语》中的语录,请从中任选其一谈一谈你的并说出应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一主张。(2分)
    (1)子曰:“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
    (2)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1.《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人物个个形象鲜明。小说中有这样一位好汉,“此人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柄禅杖,腰系一把戎刀。”此人指的是谁?请举出两个与他相关的故事,并从这两个故事中分析他的性格特点。(3分)
    人物: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替天行道,在梁山好汉的团队中,有着中心人物。请你从选择一个中心人物,简要说明这个人的“中心”作用是如何体现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两则材料,完成(1)(2)题。(共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眛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在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
    (1)明代小说家吴承思所写的志怪小说《西游记》,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及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的故事。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回顾《西游记》所写内容,可以判断【材料一】这四幅连环画所描述的,正是小说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之一___________。
    (2)孙悟空因【材科一】中的情节,遭师傅驱逐,止不住“伤情凄慘”叫苦不迭,甚至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感慨。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孙悟空感到如此伤感委屈的原因是___________。选文体现出孙悟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共7分)
    【材料一】
    从1984年泰山核电站破土动工算起,到2016年,中国已走过32年核电发展之路,比之人类最早的核电站——苏联于1954年建造的典布宁斯克城核电站,中国起步晚了30年。中国核电发展起步晚,起点高,在掌握二代核电技术的基础上,吸收引进西方三代核电技术,并发展三代自主核电技术。中国当前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数达34台,仅次于美国、法国、俄罗斯,位列全球第四。此外,中国在建核电机组20台,稳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在建核电机组数的40%,是世界上核电发展最快的国家。从总装机容量看,截至今年7月,中国大陆核电总装机容量5500多万千瓦,同样位居世界第四,到2020年,中国核电机组数量将达利90余台,从装机容量上讲,将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二的核电大国。
    中国发展核电是国内电力结构转型的需要。高燃煤消耗企业将被加速关停成被高成本逼停,中国燃煤发电比例要降至65%。作为填补这一部分火电空缺重要措施,在我国明确提出要推进水电开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积极发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核电仅排在水电之后,看的出来国家对发展核电的重视程度。确实,核电的装机量最低,其可发展的空间也是最大的。
    中国发展核电新技术,可以带动核电关联产业同步发展,进一步丰富核工业体系,促进核产业链良性发展;同时带动就业,增加经济效益。
    【材料二】
    中国核电经过30余年的发展,今日已然成为国家新名片、出口利器。若干年后,回头看中国核电出口之路,2016年将是一个新的起点,“走山去”的中国核电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6年1月19日,中国与沙特签订了《沙特高温气冷堆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中沙两国共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项目实现“走出去”的重大突破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被看作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代表性项目,同时也是中国核电进入发达因家市场的门票,2016年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一波三折,由于英国首相交替、法方资金困难等原因,该项目一路坎坷。在多方努力下,2016年9月中英法三方签订欣克利角核电最终协议。相信随着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地推进,中国核电在国际市场上将占更大的份额。
    【材料三】
    中国核电事业历经30多年发展,由于公众不了解而导致的“邻避效应”依然不容避,不少人仍然对“核电站”莫名抵触。典型观点是,发展核电也是好事,但最好不要建在我家门口。
    其实,“核能是安全、环境友好能源”的基本结论是核能研究者的共识。分析指出,在环境影响方面,核能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最低;对人员健康的影响方面,核能的辐射也远远达低于煤。要提高核电的公众可接受性,核电科普任重道远。
    近年来,国内核电企业通过定期公开核与辐射信息。主动公开核电运行事件、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公众深入参观核电站等多种方式,不断加深与公众和媒体的沟通,回应公众对核电发展的关切,希望打破公众“谈核色变”的恐慌,让公众找科学、理性地对待核电。
    14.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划线句“起步晚,起点高”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
    15.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请简要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材料三】和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两则材枓共同反映我国核电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写出摆脱困境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2分)
    【链接材枓】
    福岛事故之后,“反核”的声音更易引发社会共鸣,尽管因核电事故死亡的人数远少于矿难和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但由于核事故具有一定的后效性和扩散性,每一次事故都增加了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担忧,甚至使人谈核色变,这给核电发展带来负面冲击。
    答: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唯有垂别离》完成第17-20题.(共9分)
    唯有垂杨管别离
    许多年后,我常常想起病房里的岳老师与那个七岁的小病号。
    在住进同一间病房之前,这两人并不相识。岳老师曾经是一家矿山子弟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家小学已经关闭多年,所以这时的岳老师事实上己不再是老师了;小病号则是一个七岁的小男孩,他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问药。于他来说,医院就是学校,而真正的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住院的日子令人感觉灰败,如果不是飘进病房的柳絮通告了春天的来临,病人们全然没有注意到病房外的绿意。
    作为医院的老病号,在单调重复的日子中,岳老师与小病号自然而然地相识了。令人惊异的是,他们后来竟然变作了老师和学生。因为常跑医院,我与岳老师有些交集,他们的故事便进入了我的视线。四十多少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带来的诸多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A)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当她给小病号讲课的时候,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了一丝红晕。
    每一天,只要两个人输液一结束,岳老师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他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
    中午,病人和陪护者挤满了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中最神采奕奕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她就要拎出许多问题,故意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
    小病号毕竟年龄尚小,顽皮好动,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所以,他便经常答不上来岳老师的问题。比如那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这可伤了岳者师的心,她罚他背二十遍。也是奇怪,无论背多少遍。
    那句诗就像是活生生地在小病号的身体里打了结,一到考查的时候,他死活就背不出来,岳老师愈发伤心。
    到了最后,连小病号自己都愤怒了。他愤怒地问岳老师:“医生都说了,我反正再活几年就要死了,背这些干什么?”
    说起来,前前后后,我目睹过岳老师的两次哭泣,这天中午,小病号愤怒地问完,【甲】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出了走廊,就痛苦地抽泣起来,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了袖子,一边走,一边哭。
    哭泣的结果,不是罢手,反倒是要教小病号更多。岳老师自己的病本就不轻,但自此之后,我却经常能看见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的后面,见缝插针地给他讲课。病房里的教学最常见,瘦骨伶仃的小病号躺在病床上认真听,憔悴的岳老师坐在一旁小声讲。这场景神圣却也让人心酸。“既然没死,就得活出意义。”岳老师对我说。
    但是,她和他还是终有一别。——小病号的病更重了,他的父母已经决定,要带他转院,去北京。闻听这个消息之后的一个星期里,岳老师夜夜失眠。
    深夜,她悄悄离开了病房,借着走廊上的微光,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说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个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文单词。
    这一晚,不知何故,当看见微光映照下的她,我难以自禁地涌起了哽咽之感:无论如何,这场遇见的结局终究是别离。天快亮的时候,岳老师睡着了,但我并没有去叫醒她,护士路过时也没有叫醒她。
    离别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一大早,小病号的父母就接到消息,要他们赶紧去北京。他们马上忙碌起来,收拾行李,补交拖欠的医药费,再去买来火车上要吃的食物,最后叫醒小病号。当小病号醒来,他还懵懵懂懂,不知道一个小时之后,他就要离开这家医院了.
    九点钟,小病号跟着父母离开了。离开之前,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了,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了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了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捏他的小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哪知道,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的名字,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教,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了小病号在院子里的叫喊。
    那竟然是一句诗,正在被他扯破了嗓子叫喊出来:“唯有垂杨管別离!”可能是岳老师没听清楚,他便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遍,又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五月间,阳光正好,窗台上有流泻的碎金。风暖暖的,有柳絮悠扬地飘飞,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蓬勃的生命的气息。
    小病乎站在一楼的草地上,他脱去了苍白的病号服,穿上了黄亮的T裇,骤然显得挺拔了些,有了小小少年的英姿。(B)他仰着头,紧盯着病房的那扇窗户,努力地挺着身子,双手在嘴边拢成个小喇叭,大声地喊着,一字一顿的声音传遍了整个病区。
    离別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诵出了那句诗,但岳老师并没有应答,【乙】她正在泪如雨下,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咬住了袖子。
    除了隐约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没有一个人上前劝说,全都陷于沉默之中,听凭她哭下去,哭出悲,哭出喜……
    后来,我常想:生命的相遇相别,正如花开花谢,都是必然。但有些生命的碰撞,却会燃起星火,照亮彼此的人生。
    (作者李修文有删改)
    【注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出自《杨柳枝词九首》(唐刘禹锡)。陌:街道。垂杨:即垂柳。管别离,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折柳有惜别之意。
    17.在病房里,长期住院的岳老师与小病号居然自动结成了师生,他们你教我学,发生了一些故事。请根据文中情节的发展填空。(2分)
    (1)在病房里的众人面前,小病号顺利地通过了考核,岳老师很骄傲。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自己的病情,小病号恼怒地说不想学习了,岳老师痛哭之后反而教得更多。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仓促告別后,小病号在楼下完整地背出了那句诗,岳老师悲喜交织。
    18.本文描写了岳老师的两次哭泣,请你从文中【甲】【乙】两处中任选一处,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她哭泣的原因。(2分)
    选择__________处(只填序号)
    分析:_________
    19.请在文中划横线的A、B两处中选择一处,进行简要赏析。(2分)
    选择__________处(只填序号)
    赏析:_________
    20.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结尾段中“有些生命的碰撞,却会燃起星火,照亮并彼此的人生”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
    (三)阅读《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完成第21-23题。(共6分)
    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①“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昏黄,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作家笔下的传统节日仪式,总能勾起许多人的乡愁。在物质丰富、文化多样的今天,尤其需要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②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来自长久流传的节日仪式。过节要有“规定动作”,“过”意味着庄严,“节”代表着主题。例如,欢度春节,我们只有历经如贴春联、穿新衣、守岁、
    吃饺子、相互拜年、舞狮舞龙节日仪式,方能获得辞旧迎新、欢乐喜庆、和谐友爱、感恩怀想、憧憬美好等节日仪式感。仪式感犹如生活的调味剂,文化的倍增器,它让潦草的生活变得精致,让平庸的生命变得庄重。元宵观灯的美好祈求,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中秋赏月的千里相思,重阳登高的健康企盼……正是这些节日仪式感的获得,才复苏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涵养着我们对民族文化的情感。
    ③如果没有节日仪式带来的仪式感,诸多的传统节日便会与普通的假期无异。或吃吃喝喝、玩玩闹闹,或埋首于手机、沉迷在网,不仅没有丝毫的过节气氛,更不能获得一丁点的传统节日感受。如果只是贪图舒适享受,把节日仪式当作应景的负担,甚至贴上“糟粕”标签一脚踢开,这种没有仪式的节日还能称之为传统节日吗?物的败坏尚可恢复,而文化精神一旦败落下去就难以拯救了。
    ④当前,对节日仪式的继承与创新,哪一方面都不能轻视。过去春节放爆竹,如今“燃放”环保的电子爆竹;过去拜年磕头作揖,如今发短信、录视频、传微博……变化的是过节形式,不变的是文化追寻和情感慰藉的节日内涵。“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唤醒仪式感并不仅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要找到传统文化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如此,传统习俗才能生生不息,传统节日才能叫人回味无穷。
    ⑤传统节日仪式沉淀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不论我们走多远,传承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我们方能记住回家的路。
    21.本文为什么要从作家笔下的传统节日仪式谈起?(2分)
    答:___________
    21.简要分析文章②③段是如何围绕“唤醒传统节日仪式感”展开论证的。(2分)
    答:___________
    23.重阳节刚过去,请结合自己了解或历经的节日仪式,谈谈自己的感受。(2分)
    答:___________
    五、作文(共45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5分)
    24.国庆节假期中,学校给同学们布置了参观名人故居的作业。根据你参观时的所见所闻,谈谈你所参观的故居主任因何而名。
    要求:(1)字数在150-200之间。
    (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与他人相逢,也许是一次情感的寄托;与书籍相逢,也许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大自然相逢,也许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历史相逢,也许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
    请以“相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依据其中一个材料,结合名著阅读,发挥想象,自拟题目,自定身份,讲述一个小故事。
    【材料一】相传施耐庵开学馆的时候,有位从山西来的商人。把自己的儿子罗贯中送来。请他教导。施耐庵见罗贯中谈吐不俗,又踏实好学,就收他做了学生。罗贯中也喜欢历史和文学,和施耐庵志同道合。施耐庵写梁山英雄故事的时候,每写好一回,都和罗贯中一起。仔细推敲,认真修改。
    【材料二】相传施耐庵为了完成自己写作《江湖豪客传》(即《水浒传》)的夙愿,带着学生罗贯中,迁居到四面环水,素有“自古邵阳(兴化的别名)好避兵”之说的兴化白驹场。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朱元璋打听到他隐居之地,让刘伯温带着圣旨专程前往。罗贯中听到这件事,立刻告知施耐庵,并与商量对策。当刘伯温来到施耐庵家中,见到施耐庵正好案头上一只栩栩如生的纸老虎厮打。施耐庵一见刘伯温,忙命家人摆上酒菜,殷勤劝酒,自己也一连干了几大杯,然后装着酒醉,伏案睡了。刘伯温看到桌上放着还未写完的“景阳冈武松打虎”的书稿,立时明白施耐庵不愿为官。就怅然而归。
    要求:(1)请将作为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5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相关推荐
    上一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 下一篇:让我印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导学案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ip.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