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化学教案
  • 三年级数学教案
  • 四年级苏教版教案
  • 六年级生物教案
  • 高三生物教案
  • 九年级粤教版教案
  • 一年级语文教案
  • 四年级英语教案
  • 高二英语教案
  • 八年级下册语文10《小石潭记》示范导学案2课时

    2021-04-23 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24《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 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学习重点】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资料链接】
    作者与背景: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你学习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会怎么办?
    一、【课前预习】A
    背诵课文,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如鸣佩(  )环(  )  佁(  )然不动  俶(  )尔远逝
      参(  )差(  )披拂  往来翕(  )忽  斗(  )折蛇行
      悄(  )怆(  )幽邃  犬牙差(  )互  寂寥(  )无人
      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B
      ⑴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_________ ___)
    ⑵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________________ ____)
      ⑷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_________蛇:_________)
      ⑸ 其岸势犬牙差互。   ( 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凄:_________寒:__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A、⑴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_______________)
        ⑵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_______________)
      B、⑴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
         ⑵ ……似与游者相乐。     (乐:_______________)
      C、⑴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_____)
         ⑵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可:_______________)
      D、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_______________)
       ⑵ 同游者:吴武陵……     (游: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B
       ⑴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过程】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B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2.潭水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三【合作探究】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那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2.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一切景语皆情语”,品味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4.文章前面写“心之乐”,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忧一乐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四 【课堂小结】

    相关推荐
    上一篇:3《安塞腰鼓》优秀导学案 下一篇:让我印9《桃花源记》原创学案(含答案)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ip.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