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英语试卷
  • 六年级北师大版试卷
  • 四年级数学试卷
  • 九年级苏教版试卷
  • 六年级苏教版试卷
  • 六年级华师大版试卷
  • 高二物理试卷
  • 六年级下册试卷
  • 四年级苏教版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示范教案

    2020-10-31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慨叹、玄虚、渺茫”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区别驳论文中对方错误论点和作者的论点。
    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3.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文化灿烂的千年古国,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将这些引以为豪。然而,在1934年,“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在当时的情形下,有人散布出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当时的鲁迅先生愤然而起,写文章进行批驳,写下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与鲁迅先生一起感受民族自信力。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2.知识链接
    驳论文
    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搽(chá)    玄虚(xuán)  省悟(xǐng) 渺茫(miǎo)  
    脊梁( jǐ )  诓骗( kuāng ) 慨叹 (kǎi)
    佛教(fó) 笼子(lóng)
    仿佛(fú) 笼罩(lǒng)
    (2)词语释义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省悟: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舍身求法:为了真理和正义而牺牲自己。
    光耀:文中指光辉,光大。也可以指光辉照耀(多用比喻)。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就紧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摧残:(使政治、经济、文化、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批驳了什么论点?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
    答案示例: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结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第3~8段):反驳对方的论点。
    第一层(第3~5段):直接反驳。
    第二层(第6~8段):间接反驳。
    第三部分(第9段):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二)研读分析
    你认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
    答案示例:在国家困难当头的情况下,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豪感,是当时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鲁迅先生心怀民族、国家,所以要批驳错误的观点,鼓舞民族自尊心。
    四、课堂小结
    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那么作者是如何具体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呢?通过下节课的学习,大家会知道答案。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鲁迅先生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驳斥该论点的。
    二、合作探究
    1.突破重难
    (1)作者是怎样直接批驳敌人错误论点的?
    答案示例:第3至5段,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它们不能证明论点。他们早已失掉自信力,只是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因此现在叫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这是直接批驳。
    (2)作者是怎样间接批驳敌人错误论点的?
    答案示例:作者在第6至8段,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第7至8段热情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
    2.品味赏析
    文中有许多语句有深刻含义,请大家反复品读语句,联系全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答案示例:(1)“中国人”的含义是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2)“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广大人民。(3)“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4)“中国人”的含义是指所有的中国人。(5)“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3.写法探究
    这篇杂文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请品读文章,找出能体现这些特点的语句。
    答案示例: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80多年前,我们被外国列强欺侮的时候,鲁迅先生有自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力量有自信,中华民族有自信,所以,我们能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战胜敌人,赢得了胜利。现在,中华民族到了复兴的伟大时刻,我们有没有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四、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5、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
    上一篇:写作 观点要明确 下一篇:让我印20创造宣言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ip.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