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1.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描写的是在西南边疆一所建在大青树下的民族小学里,各民族的小学生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快乐地学习生活的情景。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团结的自豪、赞美之情。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读书方法进行朗读,帮助学生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运用引读、自读、赛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友爱和团结。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进行语言积累。
学前准备 1.查找有关少数民族服饰、风俗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师生)
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学前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插图引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出示课文插图,教师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图中学校和自己学校的区别。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同学们穿着不同的服饰,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这所小学建在一棵大青树下。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到的问题吗? 1.学生交流汇报:
(1)图中的校园有动物,我们学校没有。
(2)图中学生的穿戴和我们不一样。
2.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 1.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的还有哪些民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22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绒、摔、跤、凤”的读音及“晨、鲜、静、所”的笔顺。 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如: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艳、洁”;采用换偏旁的方法认识“扮、坝”等。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绒毛(rén rón)
摔跤(sui shui)
4.比一比,组词。
扮( ) 扬( )
纷( ) 杨( )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你对“大青树下的小学”有怎样的了解?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学生认真感知文章各部分内容。
2.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同学们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同学们上课、下课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结尾点题,抒发了对民族小学的热爱之情。 5.大青树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用时:3分钟)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 7.读拼音,写词语。
zo chén xin yàn
( ) ( )
fú zhun d bàn
( ) ( )
jìn ài n jìn
( ) (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大青树小学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并体会其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2.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如:自读、互读等,进行感悟。
学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复习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
3.引导学生围绕“喜爱”和“赞美”这两个词来学习全文。 1.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这所小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学生自由探究:作者为什么会喜爱这所边疆小学呢? 8.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喜爱和赞美这所边疆小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段读议,体会情感(用时:25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2.齐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这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4.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最后一自然段,以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5.引导学生思维拓展:课文结尾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1.学生读后交流:抓住课文中的三个“从”、三个“有”、三个“向”,从上学路上的景色、学生的服饰及到校后的活动等展开想象。
2.了解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学生研读“上课”和“下课”的内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动物、景物的和谐美。
如:(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4.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评价。
5.拓展:发挥想象,你还能往下写些什么内容呢? 9.读句子,回答问题。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孩子们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中描写小动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感悟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用时:5分钟)你还喜欢哪些句子?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0.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回顾课文,开展活动(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说说对大青树下的这所小学的感受。
2.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或同学。 1.假如你也是这所小学的学生,你会喜欢这所学校吗?为什么?
2.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一个场景说一说。
教室里 操场上 大树下 11.介绍自己的学校或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