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观察四幅图画,让学生发现身边类似的“小事”,知道哪些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哪些是不文明行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分辨能力,能分清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哪些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他们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发现生活中的种种“小事”,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归纳汇总时,如何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这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难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达成。
除了教材中所给的图片,课堂上教师要多出示一些贴近生活的“小事”的图片,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而是让学生自由交流、讨论。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汇总小组意见时,能综合考虑并尽量反映每位组员的意见。
【过程与方法】
出示较多的图片,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讲文明的公民。
重点
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
汇总小组意见时,能综合考虑并尽量反映每位组员的意见。
教师:生活中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的图片,几张白纸、奖状。
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
1课时
一、事例导入,引出话题
师:今天老师在来学校的公交车上,看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老人上车后,车上好几个人纷纷让座。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
1.学生发表看法。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小事”,通过这样的小事,我们能感受到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身边的“小事”。
2.板书课题:身边的“小事”。
二、细看插图,说出图意
1.出示文中四幅插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四幅图,说说图中有什么,并发表自己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2.学生分组交流。
3.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
图一:进门时,让别人先走
图二:在公园里清理动物的粪便
图三:排队上公共汽车时,有人插队
图四:在旅游景点,有人为了拍照爬到树上,有人在墙上乱涂乱画
三、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1.老师为每个小组发一张白纸。
2.出示要求。
◆小组内每位同学都说一说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并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小组长汇总小组成员的看法。(相机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尽可能汇总小组同学的看法,师小结)
3.小组交流,教师参与,了解每组学生的合作情况,随时给予点拨指导。
四、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1.小组长汇报小组的看法。
2.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连贯。
3.小组长发言时,其余小组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五、交际范例
丁一凡:我曾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两个小男孩用书包砸向同一个座位,并为了座位争吵了起来。我认为他们的行为不对,我们要学会礼让。
尹娇娇:昨天,我看见盲人道上停满了自行车,一位中年妇女默默地将自行车移到空旷的位置。我觉得大家都要向她学习,因为文明要从小事做起。
邓丽英:上个星期,我看见一群小男孩在草坪上兴奋地踢足球。旁边有一个男孩用手轻轻的抚摸小草,将其他男孩踩倒的小草扶正。“对不起。”男孩喃喃道。这个小男孩的行为令我感动,我们要爱护花草,保护环境。
六、评选优秀学生,颁发奖状
从小组中评出“最佳表达奖”获得者,颁发奖状。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不文明:插队、爬树、乱涂乱画
文明:让别人先走、清理动物粪便
在这个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我注重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思想碰撞思想,指导学生把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既动手又动脑、动心、动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发现,如此日积月累地进行教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