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生物教案
  • 六年级英语教案
  • 七年级生物教案
  • 四年级数学教案
  • 二年级语文教案
  • 五年级华师大版教案
  • 一年级华师大版教案
  • 六年级冀教版教案
  • 六年级数学教案
  • 部编版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2022-07-08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

    第一单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2 花的学校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掌握“假”这个多音字。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荒 笛 罚 假 裳
    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荒—谎
    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油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湿润:潮湿润泽。
    荒野:荒凉的原野。
    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段。
    A.教师指名读。
    B.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三段。
    A.教师范读。
    B.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
    “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四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感悟、想象。
    5.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花的学校
    花孩子: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真可爱
     
    教学反思: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所以课堂上,当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随着作者的语言嬉闹,生长。这应该是我们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
    3* 不懂就要问

     教学要求:
    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五、课堂作业。
    1.抄写写字表一遍。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听写本课生字。
    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
    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1.(出示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
    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
     

     教学反思:
             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到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这是课文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我借机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向孙中山学习,不要害怕被责备,不懂就要大胆地问。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在无意间扼杀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和积极性。
     

    相关推荐
    上一篇:年语文版三年级上册5七颗钻石教案及作业题 下一篇:让我印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色光五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ip.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