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语文教案
  • 九年级数学教案
  • 高二粤教版教案
  • 四年级湘教版教案
  • 三年级北师大版教案
  • 一年级下册教案
  • 四年级鲁科版教案
  • 二年级湘教版教案
  • 三年级数学教案
  • 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教学设计

    2022-03-18 一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青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韵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本课的设计应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撇点。

    2.自主积累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我们应该爱护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文章意思。

    教学难点:生字的书写

    四、课前准备

    1.课文相关图片、辅助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教案设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激趣。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该怎么办呢?(查字典、问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1.指生读第一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领读生字。

    (2)先引导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几个字;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一句。

    学习第二句。

    1.指读第二句。

    2.相机学习生字“保、护、害、事、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全班比读第二句。

    学习第三句。

    1.指生读第三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三)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读。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老师。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

    2.学生读字。

    3.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青、请、气。

    (1)教师指导书写“青”。

    导学: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学生书空跟写。

    (2)教师指导书写“请”。

    导学: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学生书空跟写。

    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书写“气”。重点强调第四笔的写法。

    四、总结延伸

    1.同学们,学了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交流怎样保护小青蛙)

    2.总结:对呀,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好吗?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吧!

     

    教学反思

    导入新课时采用猜谜语的形式,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在读文识字中抓住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字形与字义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相关推荐
    上一篇:部编《一个接一个》教案整理 下一篇:让我印《春夏秋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ip.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