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解决不会的字音字形,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了解课文按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的困难,理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首先认真观看微课,然后反复朗读课文,结合下面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1、借助工具书解决不会的字音字形,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缴租( ) 酣然入梦( ) 蜷起来( )
呜咽( ) 咀嚼( ) 盛饭( )
2、查阅资料完善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本文作者陆定一,无产阶级( )。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 )”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红军翻越老山界发生于( )途中,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进行长征。( )年12月上旬,红一方面军从广西老山界翻越了越城岭。老山界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 )座大山。
3、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老山界是怎样的一座山?
4、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展开叙述。速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我们的行动
当天下午至天黑
山脚—山腰
继续爬山
5、结合文中语句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6、品读文中描写生动、细腻的语句,从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至少写三条批注。
7、你在自学中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难写在下面。
参考答案
1、缴租(jiǎo ) 酣然入梦( hān ) 蜷起来( quán )
呜咽( yè ) 咀嚼( jué ) 盛饭( chéng )
2、革命家 红章 长征 1934 一
3、第一座难走的山,叫越城岭,30里高,陡峭,有峭壁,路只有一尺来宽,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来宽,旁边就是悬崖。路很远,下山十五里也很倾斜。
4、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我们的行动
当天下午至天黑
山沟—山脚
走走停停,与瑶民母女攀谈
天黑后至黎明前
山脚—山腰
夜里行军,露宿山腰
次日黎明至下午两点多
雷公岩—山顶
继续爬山
登上山顶以后
山顶—山下
下山
5、走路难。“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打趣鼓劲)“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
睡觉难。“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欣赏夜景)
吃饭难。“我们烧了些水给大家喝”“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处境难。“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6、圈点语句: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批注:“照着习惯”写出了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
圈点语句:半夜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肤,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的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和我们这样的接近哪!”
批注:这个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寒冷,战士们难以入睡的情形。对天上星星的描写既突出了老山界的山非常高,又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圈点语句: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批注:运用了排比和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耳朵里听到的不可捉摸的声响,就好像许多美妙的音乐,体现了山林的寂静,表达了红军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圈点语句: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批注:这句话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敌人的堵截飞行的画面,从中反映出红军对敌人的藐视和对自己战斗力的自信。
7、根据自主学习情况写一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