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是什么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水的利与害。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学生对水并不陌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促进学生的发展。
1.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类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在教学中,可针对字词教学,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基于课文本身展开想象的翅膀。
3.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要为学生准备丰富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从而做到将语文学科的学习与思维培养融为一体。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0个词语。
2.通过朗读,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并能简单说说水的变化过程。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并能仿照说句子。
4.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
【过程与方法】
讨论、交流、探究,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美好,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我”指的是水,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
3.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难点
了解水的变化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准备生字词卡、课文录音、反映水的变化的录像或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云、雨、冰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3.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重点
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云、雨、冰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难点
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一、激趣导入
1.游戏:教师描述班上一名同学的外貌及性格特征或特长,让学生猜猜他是谁。
2.今天要学的课文里也藏着一位朋友,是谁呢?板书课题,启发学生带着思考的语气读课题,注意“么”读轻声。
二、读通课文
1.学生圈出文中的生字,再试着读一读课文。
2.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么读的,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生自由放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4.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纠正读音。
5.分小组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现在知道“我”是什么了吗?说说你是从哪一自然段看出来的。
三、抓住重点段进行朗读感悟
1.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再说说怎么看出“我”是水的。
(2)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水的几种变化形态,并自读相应的句子。想象自己变成了轻柔的云(极小极小、飘浮),沙沙的雨(落),厉害的冰雹(打),轻盈飞舞的雪花(飘)。比赛读,学生喜欢哪种变化就读哪种变化,再四人“接龙”读。
(3)老师引读变化的原因,学生齐读水的变化形态,要求读得有感情。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再说说从这一自然段是怎么知道“我”是水的。
(2)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感受,按自己的体会练读,还可试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不同地方的水。
(3)分组并逐句增加朗读人数进行齐读,通过语气、音量、气势由弱到强的变化感受水的静态和动态。
3.学习第4自然段。
(1)朗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结合上下文理解“温和”“暴躁”,结合图画或生活实际理解“灌溉”。
(2)男女生分别读叙述水“温和”和“暴躁”状态的语句。
(3)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水的用途:水能________,水能________,水还能________。
我是什么
水汽云雨冰雹雪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10个生字。
重点
会写10个生字。
一、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1)自读、齐读、“开火车”读。
(2)用喜欢的字组词造句。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
二、朗读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游戏:我是最棒的讲解员。
(1)上台看挂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3自然段。
(2)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平常的“我”在哪里干些什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10个要求会写的字。
2.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
3.师范写生字。
4.生描红、写字。
我是什么
变 |
极 |
片 |
傍 |
海 |
洋 |
作 |
坏 |
给 |
带 |
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完成初读课文圈画生字,带拼音拼读,去拼音指名读的基础上,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上,只在重点处点拨,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字形特点。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采用贴近儿童的语言,选取三个表现水的形态变化的重点语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巧妙地化解本节课教学难点。我在难以理解的地方不断的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学习新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